華池縣堅持理論鑄魂和文化培根同向發力,著力組織實施農村培根鑄魂工程,突出以學鑄魂、以德潤心、以文化人、以知促行,聚移風易俗之力,鑄鄉村振興之魂。
“理論宣講”啟民智。緊緊圍繞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,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,開展“我學、我講、我踐行”移風易俗宣講活動53場(次),打造移風易俗宣講“六大課堂”(網上課堂、手機課堂、空中課堂、廣場課堂、田間課堂、板凳課堂),舉辦“家風家教”主題宣講128場(次),用群眾身邊行動教育引導農村新風尚。
身邊人講身邊事掠影
“文明實踐”淳民風。找準載體,豐富實踐,打造品牌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站)志愿者,編制通俗易懂的“村規民約三字經”“村規民約方言順口溜”,使村規民約“看得見、有標桿、記得住、能管用”,切實強化群眾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、自我監督的能力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站),組織廣大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,農戶庭院,廣場社區宣講移風易俗政策,發放移風易俗《倡議書》《婚姻法》《慶陽市創建文明城市》等宣傳資料,教育干部群眾破除陳規陋習,樹立文明新風。
南梁說唱演出現場
“文化熏陶”育民心。堅持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,充分發揮“百姓舞臺”受眾面廣、參與人數多和群眾易于接受的優勢,組織創作南梁說唱《紅女女回南梁》、小品《天價彩禮》;布貼畫《娶親圖》、《婚俗變遷》;剪紙《馬錫武斷案》、《婚嫁圖》等文藝作品。創新利用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“文化進萬家”“千臺大戲送農村”、戲曲“六進”等文化惠民演出和文化服務活動演出238場(次),受眾群眾5.8人(次)。舉辦以“慶豐收 迎盛會 樹新風”為主題的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活動,開展玉米、高粱、谷子收獲比賽,同步進行“送戲進鄉村”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動,引導廣大群眾說唱新時代、表演新風尚、創造新生活,讓群眾在參與活動中提升文明素養、增強文化自信、獲得精神滋養。
剪紙《馬錫武斷案》